近日,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大火,从电影的宣传海报上来看,很多人以为是喜剧片,但其实看完后有笑有泪,是部带有灰色幽默的片子。但是为什么这部片子上映后会大火?朋友圈里很多人都会刷这部片子呢?

从影片的内容上来看,这部片子是来讲述一位药店店主从印度代购开始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的故事。售卖男性保健品,生意惨淡,后来帮助吃不起天价格列宁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前往印度带回来了印度仿制药,并私自贩卖,引起警方调查。后来为病人的生存而抗争,帮助病人让自己也脱变和成长了,被判决后在去服刑的警车上,被他帮助过的病人纷纷在沿途的路上摘下口罩为他送行。一个小人物是平凡、卑微的,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伟大,

和一群人对抗疾病,就显得力量强大,疾病、穷苦、法律、人情都集聚在这部片子里,无奈而又矛盾,透露出现实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引人深思,扣人心弦。

我不是药神,电影背后的营销,你能看懂吗? 1

这部剧在七月份可谓是一部佳剧,不到一周已经破15亿票房,成为今年暑期爆款。

实际上,程勇的扮演者徐峥也是个商业人。他的商业之路值得我们去探讨,做演员的初期,他最早是上海的一名话剧演员,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话剧,曾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

随后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则是《春光灿烂猪八戒》,扮演猪八戒,在2012年时,尝试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在拍摄初期只得到了光线投资的三千万制作成本,这部电影却在当年票房达十二亿。后来也因为这部片子因侵权被武汉华旗影视公司告上法庭。从话剧演员到影视演员再到电影导演和监制,这其中徐峥饱含心酸。

今年,《幕后玩家》、《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这些电影都有北京真乐道文化的出品。而徐峥则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将自己的工作室真乐道文化传播公司在《港囧》投资中的收益权出让给了21控股,获利1.5亿元。于是开启了自己的商业之路。

后来将21控股改为“欢喜传媒”,徐峥和宁浩分别成为第二大股东。从演员到监制再到导游,徐峥经历了漫长之路。谈起“一部电影能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吗?”

徐峥说:“港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公路,青春怀旧等等因素。对这些类型打碎整合,应该一定会是爆款,这是我的主观判断。如果更加深入探讨,混搭因素太多,会不会有负面效果?

影片出来后,我们让观众填表,发现一些问题。但这时候电影已经拍完了,来不及调整。于是后面的营销会据此做调整。营销宣传中,每一步都会有变化,需要你实时调控。比如我们做了倒计时海报、动态图等,连续30天每天都是新的。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营销、发行、宣传和电影是一个整体。每一方面都做出最大努力,最后有一个应该有的成绩,就是综合成绩。”

不论是电影还是其他行业都需要营销,但不可否认,徐峥之所以能够让自己的作品顺利进入电影行业并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除了本身的演技和实力外,还得以于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对电影营销宣传的策略。

电影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人们消费电影是获得某种心理感受,而一个强势品牌必然有着鲜明的品牌标识。品牌核心价值能够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使消费者认同、喜欢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这就是观众喜欢徐峥的原因,一直演着一个不太正面的小角色,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上屡屡受挫,走向崩溃再来反转,引发观众的诸多思考,并反观自我。

我不是药神,电影背后的营销,你能看懂吗? 2

在电影营销中,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的工具,想要与观众建立互动关系就得将营销传播进行整合运用,媒体、海报都是在宣传,让演员与观众见面,进行路演、首映仪式等也是宣传。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微信上进行快速传播。当一部电影的精神深入人心时,观众便会发自内心的为这部电影做宣传,进行微信微博等多个渠道的好评。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营销,套路大致相通,电影营销想要取得好的营销效果,就需要将电影制作、广告策略、市场调研、宣传炒作、公关活动、促销手段等有效融入,必须精确而缜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整合力量,全方位进行开发,形成一种自主性和选择性的消费行为。电影和很多行业一样,也需要通过网络来发展,让互联网来做推广。

所以,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背后的营销,你看懂了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